新闻1+1丨政治局会议重磅部署 对房地产、就业等有何影响?
发布时间:2024-09-28 21:56:14

  

新闻1+1丨政治局会议重磅部署 对房地产、就业等有何影响?

  非规范性的执法和监管。目前一些地方政府,由于财政困难出现的一些不规范执法,对一些中小企业、民营企业带来干扰,这种干扰也导致企业信心出现新一轮的滑坡★★★◆,市场秩序出现紊乱现象。

  更重要的是在需求端,要进一步发力。这里面不仅体现在限购限贷的取消,同时对于房地产存量的贷款利率等也都进行了下调,这对需求的修复是至关重要的。因为现在稳房地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★◆◆■★◆,就是要使头部企业相对稳定,要使交易需求相对稳定■◆◆。需求端政策力度的加大,对于市场的稳定◆◆,也会起到积极的效果★■★◆。

  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★◆◆,9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,“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■■◆”,新的情况和问题是什么?

  经营绩效下滑,特别是投资收益普遍下滑。虽然1—7月规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同比增长0.3%,但如果把样本量扩大到规下企业以及服务业,我们就会发现,实际上目前的利润增长状况并不乐观。从上半年的上市公司半年报里也会发现,接近一半的企业利润并没有增长★★■■■★。

  宏观经济学家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■◆■◆★◆:“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”是一个新表述。8月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也专门谈到★◆◆■◆■,部分企业的经营困难没有解除。从七八月份公布的新数据我们会看到,企业目前有以下几个难关:

  涉及供给端,会议进行了全面把握◆★■■■,要求对“白名单”项目的贷款支持力度要加大,要求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、优化存量★★★■、提高质量,这些维度上都要有相应的政策◆★。

  9月26日■★◆,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★◆,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■■,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。从财政政策◆★■、货币政策,到房地产★◆、资本市场★★◆■■,以及企业、就业、消费,中央最新部署重要信号力度体现在哪里?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◆★■■,这次会议“不同寻常”在哪里■★◆■?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?《新闻1+1》连线宏观经济学家、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,带来分析解读。

  订单在减少,投资机会在减少。这就导致很多企业的预期在弱化,信心比较低迷,因此出现一些大家所看到的“躺平”现象。

  宏观经济学家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★◆★: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就业难,应该说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◆◆,这有整个经济需求压力,也有供给放量的因素。但可以确定的是◆★,中央对于就业问题从战略上高度重视,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、民生问题,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■★■◆,所以就业优先战略是党中央考虑的很重要的一个战略性问题。面对重点群体的政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,一个是青年就业★★■■,集中体现在大学生群体的就业上■★■◆■■,第二个就是农民工就业的问题。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,目前很多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到的冲击很大◆★★■★★,同时由于我们目前的经济转型★■★,对于新增就业的需求出现了一些问题。所以这里面既包括总量性的★■,也包括一些结构性的问题。为解决这些问题,这些年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,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效果。从今天来看,要想保证就业优先的战略目标■★■,我们必须要在保主体、保投资上面有一些新项目◆★◆■,这样才能有新的就业需求。新项目中同时也要考虑就业导向★◆◆★,不能简单把一些劳动密集型的行业,排斥在战略目标之外,要使我们的政策在就业稳定与转结构上,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。

  宏观经济学家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★■:这是近几年来第一次这么表述,表明我们对于房地产调控的目标,从原来的“控风险★★◆◆■◆”,即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和风险的传染,逐渐转移到短期的◆◆★“止跌回稳”上。这个止跌就包括在交易量、价格参数等一系列数据的稳定上★■。这个稳定对于短期需求的提升,对于整个市场信心的回升,以及政府财政的稳定,都会起到积极性作用。稳房产在短期问题上■◆,具有十分重要的“牛鼻子”效果◆◆■■★,因此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◆■◆★◆“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”的表述,也成了大家最为关注并且琢磨最多的内容之一。

  宏观经济学家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:■★★★◆“促消费”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刺激消费,也就是说通过短期的刺激使消费得到扩张。因为消费问题在本质上是一个收入问题◆■◆★,而收入问题在本质上是收入分配以及社会建设的问题。这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很重要的一个表述,就包括“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”,要把扩收入这个根源性的问题提升到日常工作上◆◆■◆◆。“惠民生”的一些政策是长线建设■■■◆◆■,对于未来收入的持续提升◆★★★★,对于未来消费基础的持续夯实,具有非常重要的决定性意义。因此我们会看到,在原来一些存量政策的基础上★■,目前出台的很多扩消费的增量政策◆★,加入了收入的概念、民生的概念★★,实际上它是通过一些改革,一些社会建设,来使消费达到一个新的高度■◆◆■。

  当然我们还要看到◆■◆★,目前企业款项的回收也存在问题■◆◆★◆★,由于地方政府的资金困难,由于一些大企业的经营不力★★■◆◆◆,就会导致新的债务现象出现,新的“三角债现象”也出现,这也导致很多新问题。所需这次会议也指出:★■“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,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、监管行为◆◆★。”

  放大东博会和峰会海外传播声量■■★■■!广西国际传播中心大范围■★★◆◆、多渠道联动推出融媒产品

  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,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“抓住重点◆★◆”。您最看重哪些方面的推进?在已经出台的政策中★◆◆★■,又要先稳住什么?

  外部环境:由于欧美经济持续疲软导致货币政策全面转型◆■★◆,同时带来我们整个政策空间的放松,当然也产生了欧美对于我们出口的进一步打压,这为我们后续的订单持续增长带来了压力。

  宏观经济学家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:这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召开具有特殊性★■,它直面问题■◆■★◆,高度重视目前稳增长★◆★、稳信心■★■◆◆★、稳房产、稳股市的重要性。因此在这里面■■,我们一定要看到信心是坚定的、明确的,我们既要努力完成年初所确定的各项指标。我们也要客观理性判断现在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的复杂性,因为从7月份◆★■★★、8月份的数据推算,我们三季度的GDP增长速度可能在4.6%这样一个水平,要想完成全年达标,我们四季度的增长速度可能要在5◆■.3%左右。因此,按照既定的政策力度和节奏◆■,就难以完成我们全年的目标◆■。所以整个逆周期调整的力度节奏都要全面强化,这就出现了我们所看到的一些表述发生了变化。

  宏观经济学家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■■:新的情况和问题指的是,相较于我们在年初年中所总结的经济形势,现阶段出现了一些变化■★◆★◆,这些变化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■■◆★:

  宏观经济学家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◆■:目前的重点毫无疑问依然是★◆■“扩内需”■◆★■。“扩内需”很重要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要“稳信心◆■★◆★■”,而◆■★◆◆★“稳信心”来源于我们资本市场的稳定★■★■◆,来源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。所以这一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点,就是从过去简单的“稳投资”“稳消费★★◆★◆”,持续追根溯源到“稳房产”“稳股市★◆”这两个重点■◆◆。目前看来,的确起到了及时的效果,对于我们信心提振、预期逆转,都能起到很好的关键作用。

  内部环境◆★◆★◆■:我们会看到7月份和8月份的经济数据公布,体现为消费增速在持续下降,投资的未来前景并不乐观■★◆◆,同时更为重要的是★■◆★◆★,我们看到房地产市场、股市都在承压,导致整体经济指标不乐观。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,要求我们更加直接★★■、更加深入把握问题的关键★■◆★■◆,同时出台一系列的增量政策★◆★■■★,来直面现有的这些新问题和新现象。

  9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■◆★■■◆,“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”,这样的表述相较于之前的◆◆★■“坚定不移◆■”有所变化调整,这是否意味着,实现全年5%的GDP经济增长目标难度不小◆◆?